为深入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,落实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践相结合,探索“农文旅融合”发展新路径,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“乡野经纬”实践队于8月走进浙江省安吉县孝丰镇赤坞村,围绕赤坞coffee营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,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活力,书写“青春扎根乡土,实践赋能振兴”的生动篇章。
山水为卷,共绘共富蓝图
赤坞村地处赋石水库下游,黄浦江源头水源保护区,西茗溪穿村而过,几十亩集体茶田与茂密竹林构成独特生态画卷。实践队初到赤坞,便沿着溪流徒步考察,记录水域生态、茶田分布与植被覆盖情况,在村委会档案室翻阅村庄发展史料,梳理“共富工坊”政策脉络。
队员们走访了20余户村民家庭,与茶农、民宿经营者深度座谈,了解到当地安吉白茶、笋干等农产销路有限,年轻人外流导致劳动力不足等问题。结合赤坞coffee营地的建设规划,团队提出“文旅引流+农产变现”的思路,将营地体验与农产品销售、非遗文化展示相结合,初步形成“三层体验设计”方案,为营地差异化发展奠定基础。
匠心筑梦,激活乡土资源
“不孤”IP的诞生,是团队激活乡土文化的点睛之笔。实践期间,队员们多次前往安吉竹编非遗工坊、畲族彩带传承人工作室学习,将竹编工艺的经纬之美与畲族彩带的吉祥寓意融入设计。“每一根竹篾都要经过蒸煮晾晒,就像乡村振兴需要耐心打磨。”队员们参与竹编制作,在匠人指导下完成“不孤”挂件的初版样品。团队还开发了多款文创产品,从印有吴昌硕篆书的扎染包到融入畲族纹样的咖啡杯,每一件都承载着赤坞的自然与人文记忆。
为解决营地夏季运营痛点,团队策划了“山海音浪·乐堡盛夏狂欢季”活动。队员们顶着烈日勘测大草坪地形,设计出星空音浪舞台、竹林微醺派对等特色板块。团队成员在活动筹备会上反复推演,最终确定将赤坞笋干、白茶等食材融入创意料理,让游客在狂欢中品味乡土风味。
实干作答,书写振兴答卷
实践团队化身“营地管家”,从引导车辆停放、讲解活动流程到调试天文望远镜,全程参与运营。当看到亲子家庭在“小小自然探险家”课堂上认真制作植物拓染,都市白领在森林冥想课上舒展眉头,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文旅的魅力。活动期间,团队推出的“不孤”盲盒引发收集热潮,村民摊位上的白茶礼盒因印上营地LOGO销量翻倍。
从山水调研到IP落地,从活动策划到成果转化,“乡野经纬”团队用实践证明:乡村振兴的蓝图,既要靠脚丈量大地,也要用心解读乡土。团队成员感慨道:“赤坞的每一缕茶香、每一片竹影,都是青春与土地对话的见证。我们会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,让更多青春力量扎根乡土,让振兴之花绽放在祖国大地上。”
(作者:范冰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