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关税对中国企业、商品的出海影响不可谓不激烈。比如,特朗普曾短时间内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。在此之前,中国每年约有13.6亿件商品通过该通道免税进入美国市场。而一旦收税,不仅意味着商品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,而且清关和运输的时间也将大大延长。飞书深诺的调研显示,在美国对化商品征收10%的关税后,超80%的跨境电商卖家正在重新评估其价格体系,并预计上调幅度为10%-30%。尤其是价格敏感型商品的利润空间,将被快速挤压,毛利率会出现50%甚至更高的下滑。政策的波动让零售业受到影响。有消息称,自2月5日起的五天内,中国多家跨境电商平台在美国的销售额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,Temu在此期间的销售额下降了32%。但也不尽然如此。今年一开年,在美国先是下架后又恢复的TikTok Shop,据称已经定下了今年在美国的增长目标——400%。可见,美国电商市场仍有巨大增长潜力。这意味着,对出海企业而言,策略和方法将更为重要。不过,为了降低关税对跨境商品销售带来的影响,今年一开年,各企业都在加快海外仓建设。并且1月底,国家也相继发布政策,对以海外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“离境即退税”政策。这意味着,即使货物尚未销售,商家也可以在货物报关离境后预先申报办理退税,后续再根据货物实际销售情况进行税款核算。
出海市场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。过去,欧美是中国企业在出海时首先想到的“完美”市场——规则明确,消费力强。但现在看,尽管这些市场仍然消费力强,但面临的规则和风险则要大得多。反而在一些新兴市场这两年则越来越受关注,比如日韩、东南亚、中东、中亚、南美等,因其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,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。就在日前,据环球网报道,中国贸促会组织309多家中企前往哈萨克斯坦,签署了涵盖矿产、石油、机械制造等多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。回顾8年前,当特朗普上任后也是通过退群、用贸易摩擦维护自己的利益。其影响就是,2016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额栽465亿美元的峰值,两年后便下滑到54亿美元,降幅达88%。这也让我们认识到,尽管出海面临的不确定性从来不会减少,但在市场、行业、政策等不确定性中,政府政策的多变,给企业出海带来的影响是最严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