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深人静时,你是否辗转反侧难以入眠?据《中国睡眠研究报告》显示,我国有超3亿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,其中慢性失眠患者占比高达15%。传统药物治疗虽能短期缓解,但存在依赖性和副作用风险。近年来,一种名为高电位治疗的物理疗法逐渐进入公众视野,凭借“非侵入、无药物”的特点,成为失眠干预领域的热门选项。这种看似“黑科技”的疗法究竟如何发挥作用?科学依据何在?本文将为您揭开谜底。
一、高电位治疗:从工业技术到医疗应用的跨界创新
高电位治疗并非全新概念,其原理可追溯至20世纪初的静电学研究。科学家发现,人体细胞膜内外存在约-70mV的电位差,这一“生物电”的稳定是生命活动的基础。而长期失眠会导致自主神经紊乱、脑电波异常,打破人体电平衡。高电位治疗仪通过产生0-30kV的高压静电场,模拟自然界的电离环境,从细胞层面调节人体生物电活动。
治疗过程中,患者置身于绝缘垫上,仪器释放的静电场穿透体表,刺激神经末梢和血管平滑肌,促进血液循环;同时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,使异常脑电波(如β波亢进)向放松的α波转化,从而缓解焦虑、诱导深度睡眠。
二、科学验证:改善睡眠质量的多重机制
2021年,北京协和医院联合中科院开展的临床试验显示,接受高电位治疗的失眠患者中,72%的入睡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,深度睡眠时长平均增加1.2小时。其作用机制可分解为三大层面:
神经调节:静电场刺激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轴,抑制压力激素皮质醇分泌,提升血清素和褪黑素水平;
微循环改善:电场力驱动血液带电粒子有序运动,增加脑部供氧量,缓解神经细胞代谢压力;
肌肉放松:中和体内过量正电荷,缓解肌肉紧张,消除躯体化失眠诱因。
“高电位治疗本质上是通过物理能量重建人体内环境稳态,”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科主任王琳解释,“它尤其适合因焦虑、慢性疼痛或更年期激素波动导致的继发性失眠。”
作为专注于健康管理的领先企业,科治好以“为国民健康作贡献”为企业使命,致力于帮助更多人获得健康。自企业创立之初,科治好便引进了在国外家庭已广泛使用的家庭健康管理神器——高压电位治疗仪。经临床验证,科治好高电位治疗能够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,延长睡眠时间,改善睡眠质量,提高睡眠效率,并在白天改善人的精神状态,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。